近日,《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全國亞軍歌手張恒遠因病去世,年僅37歲。據透露,張恒遠是因為罹患黑色素瘤,這種看似“黑痣”的東西其實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一時間“黑色素瘤”也同步登上熱搜榜。
那么
黑色素瘤到底是一種什么?
它跟身上的痣又有什么關系?
今天我們請到聊城市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王沖來為大家講解:“痣”與“黑色素瘤”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仇”,幫助大家及時掃“黑”除“惡”。
黑色素瘤到底是什么?
惡性黑色素瘤是來源于黑色素細胞的一類惡性腫瘤。它發病率僅占皮膚癌病例的1%左右,但占皮膚癌死亡率中的65%,是皮膚癌里名副其實的“金牌殺手”,因為它生長速度快、易發生轉移、惡性程度高、預后極差、死亡率高。此外,大部分惡性黑色素瘤都是由原來的色素痣發展而來,因此如果能早期發現,及時處理,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如何區別黑色素瘤與痣?
皮膚黑色素瘤多由痣發展而來,痣的早期惡變癥狀可總結為以下ABCDE 法則:
A 非對稱(asymmetry):色素痣的一半與另一半看起來不對稱。
B 邊緣不規則(border irregularity):邊緣不整或有切跡、鋸齒等,不像正常色素痣那樣具有光滑的圓形或橢圓形輪廓。
C 顏色改變(color variation):正常色素痣通常為單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現為污濁的黑色,也可有褐、棕、棕黑、藍、粉、黑甚至白色等多種不同顏色。
D 直徑(diameter):色素痣直徑>5~6mm 或色素痣明顯長大時要注意,黑色素瘤通常比普通痣大,對直徑>1cm 的色素痣最好做活檢評估。
E 隆起(elevation):一些早期的黑色素瘤,整個瘤體會有輕微的隆起。
發現色素痣怎么辦?
1.如果自己觀察到了貌似黑色素瘤的“黑痣”,那么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皮膚科來就診。通過皮膚鏡檢查,可以幫助診斷,準確率達到90%以上。然而,需要強調的是,惡性黑素細胞瘤最終需要組織病理確診。
2.“黑痣”突然增大,出現刺痛、瘙癢、燒灼感,周圍出現密集小痣時,都是比較危險的信號。
3.過度暴露于陽光、有數個異形痣、反復摩擦針刺摳破刺激皮損及有家族史等都是導致黑色素瘤的危險因素。位置位于皮帶區、手掌及腳底這些易摩擦區域的色素痣應特別留意。
對于這些色素痣,應該怎么處理呢?
1.一般對于2mm以下的色素痣可以通過激光或者液氮冷凍祛除。這種方法的不足在于深度不夠易復發,如果2次操作后仍復發,那么不建議再點痣。
2.利用化學腐蝕性藥水燒灼易刺激皮損,風險較大,不推薦使用。
3.早期黑色素瘤在活檢確診后應盡快做原發灶擴大切除手術。對于活檢病理未能報告明確深度,或病灶巨大的患者,可考慮直接擴大切除2cm。也可以做莫氏顯微描記手術(mohs手術),將腫瘤底面和側面網格化,進行病理觀察,再進一步切除殘留腫瘤組織。
如何預防黑色素瘤出現?
1 .30歲以后每年體檢,不要去摳摸皮膚色素痣,若出現表面破潰或生長需及時就醫,尤其是足部的色素痣,應盡早切除;
2.若足部皮膚、趾甲發現黑斑、黑線,不要去修腳店磨削、修剪,拔甲,一定要到專業的醫院皮膚科就診;
3.日常要注意防曬,避免在陽光較強的時間出門,外出注意戴帽子,穿防曬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