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東院士工作站落戶我院后,站內專家不顧路途疲勞,立刻展開高效實質性的工作。
2019年4月26日, 上午8點,韓棟教授在7A病房查房
對于常見的手部擠壓傷患者,韓棟教授詳細了解了患者的受傷機制及損傷情況,對掌指骨骨折的分型以及肌腱、神經、血管損傷的治療,手術方案及術后康復,最新的石膏固定方式,各關節的固定位置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強調了精準固定的重要性。
查看了幾例毀損傷重建修復病例后,韓棟博士同時對于肢體功能問題,給出了很多啟發性建議。對于腱性組織術后感染問題,給出了很多指導性建議。面對慢性長期感染,需要完善T-spot TB等檢測,詳細介紹了華山醫院的經驗。同時對抗生素使用也提出了個體化建議。
對于手外科最常見神經卡壓疾病(腕管綜合癥及肘管綜合征等),韓棟博士講解了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治療進展及康復手段,深入淺出的剖析了手術過程中關鍵點,使參加人員受益匪淺。
結束了近2個小時的教學查房工作后,韓棟教授放棄休息,又來到位于4樓的聊城市手足顯微外科臨床醫學中心開始門診工作,此時診室門口已經擠滿了等待患者。
這些患者,因為病情復雜,輾轉經過很多醫院,或者診斷不明,或者療效不佳。都是經過預約,慕名而來。
11歲女童,求醫7年,求診于國內多家醫院,均不能明確診斷。韓棟教授診治后確診為分娩性臂叢神經損傷,并給出針對性治療意見。
查體過程中,韓棟教授向我們詳述了特殊查體的技巧及注意要點,特別是對神經損傷后肌電圖的結果做了詳細解讀。確診了胸廓出口綜合征,旋前圓肌綜合征、甲外血管球瘤等少見疾病。
下肢神經損害,韓棟教授給予細致的查體,診斷,并詳細設計手術功能重建方案。
4.25 彭峰教授在院士辦公室坐診,給手指復雜畸形的兒童患者制訂手術方案。
彭峰教授給陳舊性上尺橈關節脫位病人講解詳細的手術步驟及重建方案。